商学院(法学院)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、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、审计学、电子商务、人力资源管理、知识产权、数字经济等八个本科专业,初步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、相互融合的商科类专业群;在校学生2600余人,学生结构呈多元化,文科与理科兼容。学院以培养“基础实、视野宽、能力强、有专长”的智商、情商和财商融合发展、符合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。
全院现有教职工97名,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,省级教学名师2人,省级教坛新秀4人;高级职称教师32人,占比33.7%,博士教师27人,占比28.4%。近年来,围绕“合作教育、合作学习”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3项,教师主持省厅级各类研究课题百余多项,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。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、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,加强精品课程建设,学院大力推动课程信息化建设。目前,学院教师已主编、参编十多部教材,主干课程全部采用了多媒体信息化教学,建有微观经济学、管理学、电子商务概论等十余门省级精品课程或示范课程,教学质量不断提高。电子商务专业和知识产权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,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,财务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市场营销专业作为省级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正在加强建设。
本着面向市场、服务地方、合作办学、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,学院成立了区域产业经济创新研究中心、电子商务服务地方研究中心和池州市富农乡村研究院三个研究平台,与地方政府、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,围绕地方经济发展,中心教师开展了系列研究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。
建院以来,学院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,目前是安徽省级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实训基地、安徽省级经济管理虛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安徽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实验实训中心。建有数智化电商运营室、金融实验室、商务谈判实验室、项目策划工作室、新商科跨专业综合实训室、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实训室、经管云实验室等十多个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,20多个实践教学平台体系,40多个动态的实践教学基地。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平台。
学生活动丰富多彩,成立了市场开拓者、IT协会、凌风经济管理俱乐部、社会实践者社团等四个学生社团,创办了“爱商青春”新媒体中心。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,学院度重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,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,实施“五个一”活动,即拿一张职业资格证书;参与一项创新创业项目;完成一份项目策划书(或是一篇市场调研报告);加入一个学生社团;读一百本课外书。学生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。
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,先后与中国邮政、携程旅游、上海链家、阿里巴巴、京东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了几十个就业基地,与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池州市商务局、池州市统计局、池州市税务局、中国人民银行池州分行等建立了“校地合作”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。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国内知名民企、国有商业银行、上游电商企业等,学院整体就业去向落实率常年保持在92%左右,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与欢迎。
学院为学生打造了全天开放的学习环境,提供了优渥的考试信息和资源、鼓励学生努力进取。毕业生有的考取了选调生、公务员,有的录取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西南财经大学、安徽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生,有的参军入伍到中央警备团,有力促进了学院毕业生就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未来,我们将加大本科专业建设力度,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,形成融教学——实践——就业于一体的办学特色。